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推动湖北省矿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矿区绿色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于10月19日在武汉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主办,365上市公司、矿区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标志着湖北省在推动矿区绿色转型与低碳发展领域迈入了协同创新、聚力前行的新阶段。
专委会成立大会在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熊文教授的主持下各环节有序进行。大会伊始,学会监事长刘秋新教授现场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专委会的批复文件,为专委会的合法性与规范性奠定了基石。随后,会场播放了学会理事长王焰新院士的祝贺视频。王院士在视频中高度肯定了专委会成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对其未来在推动矿区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方面寄予厚望。英国365上市公司肖文胜副校长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对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专委会工作,共同为湖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专委会筹备组负责人张家泉教授向大会详细汇报了专委会筹备工作情况,并介绍了来自省内19家高校、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的27位专家与科技人才组成的委员阵容。
在全体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学会副理事长肖文胜与秘书长胡春华共同为“矿区绿色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揭牌,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专委会的正式启航。紧接着,胡春华秘书长与刘秋新教授共同为首届专委会的主任委员张家泉、副主任委员李柏林和杨潇颁发了聘书。
成立大会在隆重的嘉宾合影后暂告段落。
聚焦环境治理与低碳技术的前沿动态,专委会第一次学术会议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粉尘与环境研究室主任黄宇研究员首先作了《大气VOCs和CO2协同控制技术与应用》的主题报告,深入探讨了大气复合污染治理的新路径。天津大学365上市公司环境工程系主任王灿教授以《恶臭气体生物控制理论与技术:微生物中的“风语者”》为题,生动阐释了生物技术在解决矿区恶臭难题中的前沿应用与奇妙机理。
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交相辉映。湖北省地质局冶金地质勘探大队副队长、高级工程师陶海宁分享了《黄石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系统总结了本地矿山生态修复的宝贵经验与技术模式。最后,湖北鑫泽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正介绍了《电化学水处理设备》的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为矿区废水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不仅正式确立了矿区绿色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这一权威专业平台,更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明确了未来的技术攻关方向与产业需求。新成立的专委会将充分整合各方资源,聚力科技创新,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矿区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通讯员 胡天鹏)